研发中心简介

蚌埠—华南理工大学生物材料先进制造研究中心,是由蚌埠市禹会区政府、华南理工大学、安徽粤智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设立,建设面积约2000平。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的人才队伍及先进的技术研发优势,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中心配套有万级GMP实验室、阳性对照间、微生物室、理化室、菌种库等各类微生物检测与培养条件以及各类液相气相色谱仪、光谱仪、发酵罐、反应釜、真空干燥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同步建设有完整的农材产品示范线、化妆品材料生产示范线等。

列表多图
产学研合作

粤智徽源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公司拥有多名教授、博士等组成的科研团队,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先进的技术研发优势,在蚌埠设立蚌埠·华南理工大学生物材料先进制造研究中心,同时与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广东省农科院等国内多家知名高校院所,在农业、环保等领域拥有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中心配套有万级GMP实验室、阳性对照间、微生物室、理化室、菌种库等各类微生物检测与培养条件以及各类液相气相色谱仪、光谱仪、发酵罐、反应釜、真空干燥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同步建设有完整的农材产品示范线、化妆品材料生产示范线等。

研发团队

目前,研发中心拥有硕博以上学历人员约 20 人,其中国家领军人才、中国科技新锐人物 2 人。在微生物及应用方向,共完成发明专利申请 21项,部分产品方向初步建立技术壁垒。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公司在行业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

在建立科技创新基础上,研发中心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刘浩 / 博士

从事细菌纤维素、工业酶、农用替抗菌剂、工农业污水微生态修复等研究工作。 2008-201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系统工程系和美国农业部林产品实验室公派留学。 2015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进修。 2015年-2017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环境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2017年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担任项目顾问。 2018年10月受聘印度政府GIAN计划讲座专家,2019年受聘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客座研究员。 ···

专家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罗剑飞 / 博士

致力于环境微生物及其生态学的研究,通过可培养和未培养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为工业发酵、农业生产、环境修复、生物能源开发等提供有效的微生物菌种或微生物解决方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和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mSystem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7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

专家介绍

Puneet Kumar Singh

Puneet Kumar Singh博士在印度罗塔克Maharshi Dayanand大学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

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系统生物学,蛋白质工程和肽的生产。

在2016年以研究菊粉酶在食品工业和健康方面的应用,被印度微生物学家协会授予年轻科学家奖。

2017年至2019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访问学者。

专家介绍

田霄飞 / 博士

主要从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技术、绿色生物制浆和漂白技术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州市科技项目1 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项,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1项。

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4项。

专家介绍

方立明 / 博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与生物医学、能源电子、轻工食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和广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广州市科技局等项目16项,企业委托项目3项。

在先进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被引3000余次,单篇他引最高30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

专家介绍

彭洋洋 / 博士

201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从事食用菌选育、栽培和推广以及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省市科技计划和横向课题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授权专利2项。

专家介绍

创新成果

粤智徽源已建立企业标准 8 项,获取各类知识产权 34 项,其中发明专利 21 个、入藏菌种 13 株;发表 SCI 论文 6 篇。 这一系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粤智徽源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企业标准的建立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规范和指导,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众多的知识产权不仅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发明专利的不断涌现,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度和广度,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入藏菌种的丰富多样,为公司开展生物科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建立企业标准
获得知识产权
发表SCI论文
列表多图(1)(1)
热门产品
解决方案
关于我们
官方视频号
联系我们
聚谷氨酸 壳寡糖 大量元素水溶肥 中量元素水溶肥 微生物菌 有机水溶肥料 ···
支持与服务
蔬菜类解决方案
水果类解决方案
药材类解决方案
茶叶类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电话售后
投诉热线

企业文化
行业优势
资质荣誉
研发平台
研发成果
示范案例
安徽粤智徽源微信视频号
扫码了解更多

400-8757-565
渠道合作:181-6081-3030
每日 08:30--17:00